- 根据一手资料深挖庭审细节,细腻笔触还原艾希曼审判现场,深度讨论人性的“恶”的问题。
- 补充论证阿伦特等对于大屠杀的讨论,冷静客观评述《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 作者利普斯塔特是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顾问,为大屠杀研究事业奋斗终身,《艾希曼审判》是其集大成之作。
- 本书有冷静严肃的陈述,也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为深入探索艾希曼审判和幸存者对后世的影响提供重要资料。
1960年5月,纳粹战犯、“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被捕。随后,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其进行了一场全球瞩目的审判。在世界面对种族灭绝这一仍在持续的行为并思考幸存者命运的时候,这场审判成为全世界司法程序的试金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法律和道德框架,使我们能够直视“恶”的问题。著名历史学家利普斯塔特详述了艾希曼审判的过程,并对汉娜·阿伦特等哲学家在犹太人大屠杀方面的学术研究进行了补充论证,深入分析了大屠杀幸存者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本书结合了历史视角和当代紧迫性,在叙述中注入了扣人心弦的情节。
德博拉·E·利普斯塔特
美国历史学家,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的顾问,自1993年起任教于埃默里大学现代犹太历史与大屠杀研究专业,2021年被提名为“美国管控与打击反犹主义特使”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否认大屠杀》(1993)、《审判史:与大屠杀否认者同庭之日》(2005)、《艾希曼审判》(2011)和《反犹主义:此时此地》(2019)。
资源使用阿里云盘分享,付款后可查看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