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美国大萧条.[美]穆雷·N·罗斯巴德

书籍 · 6 天前 · 31 人浏览

使用本站前请先阅读:进站必读

★新版序言加入对2007年金融危机前后政府政策的全面解读
较为详细地介绍与评析了2007年金融危机前后美国政府在银行、住房、医疗教育、劳动市场等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其影响结果。

★21世纪十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必读作品
本书再版时间与历史上经济危机时间的数次巧合:
第二版时,正值美国1969—1971年的经济衰退;
第三版又恰逢1973年一直延续到1975年由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致的经济萧条;
第四版时美国正在经历1981—1983年的萧条期;
1999年第五版时虽然美国经济处于低通胀低失业率的良好状态,但随之而来的2000—2003年经济又开始出现下滑,到2004年才恢复部分元气。
这似乎成了一种魔咒,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罗斯巴德和他的大作就会被人们重新提及。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全新解读
颠覆以往熟知的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导致的大萧条,以详实的材料分析了罗斯福新政只是胡佛政策的延续,证明大萧条只是被一系列的政策提早掩盖,指出20年代的“繁荣”只是政策堆积的表象,危机早已潜伏,那表象也使得大萧条持续的时间长达十多年。

★各界人士纷纷推荐
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经济学家张维迎、梁小民、钟祥财,作家连岳,投资家贝乐斯等联合推荐

罗斯巴德在1963年以米塞斯的商业周期理论为出发点,提供了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那场影响全球的大萧条的解释,并轻易地推翻了传统的想法。

他认为,华尔街股市下跌之所以那么严酷,并不是因为充满了劫掠的资本主义体系没有得到限制,而是因为美联储始终通过扩张信贷,进行通货膨胀的方法使繁荣人为地延续下去。股票市场持续下跌,实体经济直线下落,并不是因为干预得太少,而恰恰是因为干预得太多。

他认为,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精神就是计划、干预、安排、刺激经济,到了30 年代更是如此。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残留下来的思想,而胡佛总统正是因为在战争中成功地执行了救济计划才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声誉,他也因此在整个20年代成为管理经济问题的高层官员,直到1929年他正式入主白宫。胡佛是一个天生的计划者、干涉者、安排者和激励者。

他认为,胡佛—罗斯福时期其实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新政中大多数的“改革”措施实际上都是在胡佛那些或真或假的解决方案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强化,罗斯福政府相对于胡佛政府只有两个重要的不同:它在管理公共关系上更加成功,并花费了更多纳税人的金钱。在罗斯巴德的眼里,正是胡佛—罗斯福时期的政策才使经济衰退更加严峻,正是他们的政策使得经济萧条一直延续到30 年代末。

在经济史著作中,很少有这样生动而贴近生活的作品,它极具说服力地为我们上了许多课,而这些对我们现今的生活仍然适用。

美国大萧条

穆雷·N·罗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1926年3月2日—1995年1月7日)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自然法理论家和当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二战”后奥地利学派的复兴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著有并在国内出版著作《人、经济与国家》《权力与市场》《美国大萧条》《自由的伦理》《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银行的秘密 : 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美联储的起源》《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思想 : 奥地利学派视角下的经济思想史》等。

资源使用阿里云盘分享,付款后可查看下载链接:

价格: 1.00 元
VIP会员免费终身会员免费
温馨提示:登录付款后可永久阅读隐藏内容。 付费可读